壹、論壇背景與高等教育脈絡
一、全球化之下臺灣高等教育脈絡與挑戰 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至今仍受到COVID-19深遠地影響,而這僅為高等教育所面臨到的緊迫挑戰之一。在極具影響力的國家相互競爭之下,國際合作之間的障礙亦隨之產生,進而導致研究人員與管理階層不得不應對日益分裂且兩極分化的世界。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機構藉漸漸到民族主義興起、保護主義與強國之間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衝突所影響,也造成更多教育議題產生及挑戰。例如,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學生與學者之間的國際交流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即使在科技便利的情況之下,網際網絡打造虛擬環境以促進線上教學與國際學術交流的可能性,但同時也造成進入高等教育之途徑與機會的不平等。 在全球競爭與在地需求的驅使之下,臺灣高等教育在過去幾年當中,無論是在政策規劃或是制度改革上都歷經巨大的轉變,而臺灣的高等教育情況與大多數的亞洲國家一樣,儘管政府給予各大學或學院的資助減少,但高等教育仍為國家高度關注及管控的教育體系。不只是國立大學受到政府的高度監控,私立大學同樣在政府管控框架,無太多自主性。縱使私立大學高度仰賴學費作為主要收入,政府仍運用外部治理機制與評鑑模式,影響私立大學的招生事宜、課程配置與徵聘教師等校務事項。因此,許多學者指出:「臺灣基本上為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但嚴格的高等教育管控,尤其在學費規定是較極為少數例外」。 其次,臺灣為全球最低生育率國家之一,在兒少人口急遽減少之下,臺灣自2014年來有多所學校被迫關閉,而影響層面從國小階段至高等教育,其中12所學校為高等教育階段。在沒有穩定的新生數情況之下,臺灣的大學與學院面臨許多迫在眉睫的挑戰,亦不可避免地導致機構管理無法永續性的發展。在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之下,一方面加速了許多高等教育機構退出教育市場,另一方面則引發國內大學之間更為激烈的競爭與爭取外部資金來源。 二、高教改革論壇目的 綜觀上述現象,臺灣高等教育正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我們在此誠摯呼籲高等教育領域的每一份子應同心協力,對高等教育現況進行總體檢,提出未來發展藍圖,以打造更加璀璨的高教未來。其中,政府與大專院校必須理解自身責任以持續培養人才,並且賦予大專院校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科學研究能力的建構及社區參與的權力。 因此,「國立臺灣大學校友會文化基金會」 與「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共同舉辦「2030年台灣高等教育的轉型、永續與展望國際論壇」一系列研討會,旨在促進決策者與不同利害關係人、專家與專業間之對話,探討在2024年大選之後,台灣高等教如何建構因應未來國際趨勢的最佳藍圖,及各高教專業領域之間面所臨到當前問題,並提出最佳策略與解決之道。透過三大主軸「高等教育治理與領導」、「高等教育卓越與品質」及「高等教育經費與永續發展」,一系列9場的論壇,了解到國內外學者專家高等教育的治理、創新及永續發展的想法與意見。 |
|